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通關」只剩最後一里路!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04-05

本文精彩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本周二的視像交流會議具建設性,正朝着通關的目的而行。

國務院港澳辦及特區政府發言人昨日分別表示,兩地恢復通關工作正有序推進,並透露兩地已於本周二(2日)舉行視像交流會議,推進盡快舉行第二次專家對接會議。

  

香港進一步強化防疫抗疫措施,創造有利條件,力爭盡快恢復和內地「通關」。



大公報記者 馮錫雄、戴靜文


港澳辦發言人指出,注意到特區政府不斷調整、完善防控疫情措施,進一步鞏固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成果,雙方正相向而行。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會繼續以「清零」為目標,創造有利條件,力爭盡快逐步有序恢復和內地通關,切實回應社會大眾的期盼。


國務院港澳辦昨日發出公告表示,中央十分關心香港的疫情形勢,多措並舉支持香港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央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在疫情常態化防控下恢復內地與香港通關的問題,一直與特區政府保持密切溝通,深入交換意見,推動兩地防控措施的有效銜接。


港澳辦發言人強調,注意到在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實現了動態「清零」的目標,特別是最近特區政府因應全球疫情的變化,不斷調整、完善防控措施和防控體系,進一步鞏固「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成果。


在恢復通關進展方面,港澳辦發言人表示,內地與香港的防疫專家近日已經再次舉行會議,共同研判兩地疫情,並聚焦防範疫情跨境傳播的一系列具體問題深入討論,取得許多共識,雙方正相向而行,兩地恢復通關的工作,正有序推進。


政府為加強防疫,本月起進入食環署街市等政府建築物,需掃描「安心出行」。

特區政府:以「清零」為目標 創有利條件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本周二的視像交流會議,主要就9月26日第一次兩地對接會議後,向內地回饋的意見和資料,作出進一步討論及說明,增進雙方了解。是次視像交流具建設性,正朝着通關的目的而行,並對盡快舉行第二次對接會議起正面作用。


特區政府感謝中央政府一直以來對香港防疫抗疫工作的支持和關心,並繼續以「清零」為目標、堅守「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策略,根據聯防聯控原則,繼續加強和貫徹落實各項防疫抗疫措施,確保通關不會對內地疫情防控帶來額外風險。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表示,政府與內地商討通關進展良好,政府下一步考慮是否加入要求一些場所使用「安心出行」,但無計劃在程式中加入追蹤功能,不過,日後市民想免檢疫到內地,就要將紀錄上載。


消息指初期只限赴粵 經深圳入境

消息人士向《大公報》透露,交流會議上未有討論恢復通關的日期,但預期通關初期將設立配額,商界、探親、恩恤及奔喪等人士優先,初期只限於廣東省,並只可透過深圳進入內地。


通關重要條件之一,是不會對內地疫情防控帶來額外風險。消息人士透露,創新科技局已準備一套電子系統,配合「安心出行」用於通關,若想入境內地時免隔離,便需將過去14至21日的「安心出行」紀錄,上載到一個系統,例如本港境內的雲端,有關紀錄不會立即傳往內地部門;但若該人確診,內地部門可取得有關資料,以便查找該確診者的行蹤。


據了解,這些行蹤資料有助內地辨別本港的高風險地區,有關高風險地區的人便會於一段時間內不能到內地;若這些高風險地區的人已身在內地,可更容易追蹤找出來,安排檢測甚至隔離。


據悉,政府有意將檢疫酒店人員,納入優先接種新冠疫苗第三針的高感染風險人士。而由下周三起檢疫酒店人員就算已完成接種疫苗,都要三日檢測一次,若未完成接種者便要每日一檢。


社評|加倍努力爭取早日實現「通關」


  

恢復與內地「通關」是市民最大關切,也是特區政府的頭等大事。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特區政府在抗疫思路、機制方面積極與內地對接,成績有目共睹。本月二日,特區政府與內地防疫專家進行了視像交流活動,為推進第二次兩地對接會議做好準備。「通關」好事將近,但香港社會絕不能放鬆,須全力以赴走好「通關」最後一里路。


由於過去香港抗疫模式未能與內地對接,跨境播疫的風險客觀存在,導致兩地遲遲未能「通關」。九月底兩地專家展開第一次直接對話,內地方面表達了關切,為香港加強抗疫指明了方向。特區政府其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收緊確診者出院條件、收緊豁免檢疫安排、決定為特定群組補打第三針疫苗等,在最為棘手的健康碼方面也有進展。特區政府要求進入政府設施者必須使用「安心出行」,並不斷擴大強制使用「安心出行」覆蓋範圍,一旦時機成熟,香港將會推出「通關碼」。


特區政府抗疫方向明確,措施有力,拉近了與內地在抗疫方面的差距,但這並不意味着香港沒有繼續改進的空間。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昨日透露,特區政府計劃在機場實施內地客與國際客的分隔,這是外防輸入的必要之舉。香港已連續很多天沒有本地確診個案,但海外輸入個案不斷,昨日再增5宗,機場成為風險最高的地方。現在不少國家出現抗疫疲勞,搞什麼「與疫共存」,內地和香港則堅決「清零」,因此國際航班及國內航班必須分開處理,機組人員、保安乃至清潔工人都必須是兩套人馬,如此才能減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內地之所以成為全球抗疫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始終將人民的生命與健康放在第一位,在於有一套嚴謹的抗疫機制並嚴格執行。內地實現抗疫和發展經濟兩不誤,展示了強大的管治能力和制度優勢。對香港而言,優先與內地通關符合社會利益,更是民心所向,而在抗疫機制、思路上對接則是必然的要求。本周二雙方專家進行視像會議,達成許多共識,對舉行第二次專家對接會議有正面作用。


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昨日指出,中央有關部門一直與特區政府保持密切溝通,深入交換意見,推動兩地防控措施的對接。對於香港實現動態「清零」並因應國際疫情的變化,不斷調整、完善防控措施和防控體系,發言人也予以充分肯定,並明確指出兩地恢復「通關」的工作正有序推進。特區政府也在聲明中強調將繼續以「清零」為目標,堅守「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抗疫策略,確保「通關」不會對內地疫情防控帶來額外風險。


通過港澳辦發言人談話及特區政府的回應,市民已經看到「通關」的曙光。有道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通關在望,越是不能鬆懈,政府固然要加倍努力,香港社會也要萬眾一心,朝着共同目標奮進!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為了盡早通關,香港第三針來了


香港通關,「好似好近又好似好遠」


大文快報(2021.11.04周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